
按采摘加工的时间不同,毛茶又被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春茶,是二十四节气立春到立夏期间采摘加工的茶。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春茶,统称春茶。“明前茶叶是个宝,芽叶细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它可分为“头纲茶”(又名“头帮茶”)、“二纲茶”(又名“二帮茶”)两类。“头纲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发第一次采制的春茶,“二纲茶”是第二次抽芽后来采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谷雨”节以前采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谷雨”至“立夏”所采的茶叶,叫“春尾茶”。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夏茶,是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立秋前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二水茶”,是指二十四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
秋茶,是指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白露茶”。外形类似夏类,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
二十四气白露以后所采制的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料淡薄。旧时很少采摘。云南除低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区几乎不产冬茶。
普洱茶散茶,目前在市面上流通比较广,但由于官方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故此普洱茶散茶有几层意思:
1、毛茶=普洱茶散茶,毛茶按形状来说确实是散茶,所以毛茶=普洱茶散茶是成立的。
2、普洱茶散茶是有一定年份的毛茶,既忽略毛茶形状这个特征,从普洱茶发酵茶的角度来看,毛茶经过时间的后发酵形成了普洱茶散茶。前些年普洱茶散茶的定义确实按此来。
3、普洱茶散茶特指普洱茶散熟茶,按目前普洱茶国标来说,没有普洱茶生散茶一说,故此就特指普洱茶散熟茶。
4、普洱茶散茶泛指撬散的普洱茶,撬散紧压的普洱茶得到的就是普洱茶散茶,所以,这种泛指叫法也成立。别名又被茶友们叫作:解块茶、解散茶、撬散茶等等。
普洱茶散茶一般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分类,叫法则是分类的随机组合。维度主要是以下这四个:树型、树龄、茶地环境、地域(山头、村寨、大行政区),从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组合多种叫法的茶叶,例如:易武乔木大树茶。
从茶树树型来分:乔木、灌木、绿篱
乔木:一般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在易武被称为“高杆”。
灌木: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
实际中,乔木和灌木没有明显界限,主干两米-三米以上很明显的可以说是乔木,一般3米以下可称为灌木。
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形式种植。
从茶树年龄来分:小树、中树、大树、古树
小树:树龄在1-30年内
中树:树龄在31-70年内
大树:树龄在71-99年内
古树:树龄在100年以上
从茶地环境来分:生态、坝子、台地、高山、森林
生态:现在茶园建设需要的产物,株距相对台地较疏。
坝子:在城镇周边,海拔较高山低,茶树龄偏小。
台地:一种以台阶式的形状的人为改造的茶地。
高山:山区,海拔较高,离城镇较远。
森林:茶树生长在森林中,环境最好,但大多被国家保护。
云南普洱茶树的几种茶地生态级等级:
一、森林里的茶树。优质级:SSS。目前追的茶树的最高等级,能在森林里自然生长,这本身就说明了此茶树的生命顽强性。国有林、自然保护区的茶树都在此列。
二、茶林里的茶树。优质级:SS。何谓茶林,自然茶树很多且树龄相对很大,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种茶树的茶地生态是仅次于森林里的。
三、荒地里的茶树。优质级:S。荒地说白了就是以前有人管理,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工管理,人工只是去采摘茶叶。这种生态的茶叶被称为“野生茶or荒野茶”。目前,这类茶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因为茶树形不成规模或者说是产量很低。
四、茶园里的茶树。优质级:A。这里的茶园里的茶树是指种植或者野生树龄小相对间距较稀疏情况下的茶树,俗称生态茶园。它们至少有一层绿色的植被或者腐页覆盖裸露的泥土。
五、绿篱型的茶树。优质级:B。绿篱型的茶树,最大的特点就是修得平平整整的树冠,且都是现代种植的。规模较大,有人工跟进管理。大型茶叶基地多数都是此种生态。其实坡地跟台地一样一样的,只是方不方便管理。如图:
六、耕地里的茶树。优质级:C。这种生态的下的茶树,不管树龄大小,由于茶地里农民还种植其他作物,如包谷、豆子、小麦等。这种生态的茶树是最不好的一种,因为作物不施肥不打药而且还在茶树下面的话,是长不好的。还有一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橡胶林里面的茶树,也在此列。
从地域划分来分:山头、村寨、大行政区
薄荷塘:当前易武乡村寨里的一片区域。
冰岛茶:当前冰岛村内所有行政地理范围内的茶叶。
易武茶:当前易武乡内所有行政地理范围内的茶叶。
普洱茶:当前普洱市内所有行政地理范围内的茶叶。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和普洱茶散茶的分级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为普洱茶的口感级品质并不是跟等级很匹配,分级的意义在于普洱茶原料的采购、交易、生产研发、拼配等方面。目前常在零售交易中出现的等级是宫廷级散熟茶——特级。
毛茶和散茶的分级都是从感官品质特征这三个方面分的。毛茶和散茶分别分为6个等级。但在实际中,有企业是按绿茶的分级,把它们分为12级(特级、0-10级)。下面我们来看普洱茶的毛茶和散茶分级的详细情况: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感官品质特征 | ||||||||
---|---|---|---|---|---|---|---|---|
级别 | 外形 | 内质 | ||||||
条索 | 色泽 | 整碎 | 净度 | 香气 |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
特级 | 肥嫩紧结、芽毫显 | 绿润 | 匀整 | 稍有嫩茎 | 清香浓郁 | 浓醇回甘 | 黄绿清净 | 柔嫩显芽 |
二级 | 肥壮紧结、显毫 | 绿润 | 匀整 | 有嫩茎 | 清香尚浓 | 浓厚 | 黄绿明亮 | 嫩匀 |
四级 | 紧结 | 墨绿润泽 | 尚匀整 | 稍有梗片 | 清香 | 醇厚 | 绿黄 | 肥厚 |
六级 | 紧实 | 深绿 | 尚匀整 | 有梗片 | 纯正 | 醇和 | 绿黄 | 肥壮 |
八级 | 粗实 | 黄绿 | 尚匀整 | 梗片稍多 | 平和 | 平和 | 绿黄稍浊 | 粗壮 |
十级 | 粗松 | 黄褐 | 欠匀整 | 梗片较多 | 粗老 | 粗淡 | 黄浊 | 粗老 |
普洱茶熟茶散茶感官品质特征 | ||||||||
---|---|---|---|---|---|---|---|---|
级别 | 外形 | 内质 | ||||||
条索 | 整碎 | 色泽 | 净度 | 香气 |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
特级 | 紧细 | 匀整 | 红褐润显毫 | 匀净 | 陈香浓郁 | 浓醇甘爽 | 红艳明亮 | 红褐柔嫩 |
一级 | 紧结 | 匀整 | 红褐润 较显毫 |
匀净 | 陈香浓厚 | 浓醇回甘 | 红浓明亮 | 红褐较嫩 |
三级 | 尚紧结 | 匀整 | 褐润尚显毫 | 匀净带墩梗 | 陈香浓纯 | 醇厚回甘 | 红浓明亮 | 红褐尚嫩 |
五级 | 紧实 | 匀齐 | 褐尚润 | 尚匀稍带梗 | 陈香尚浓 | 浓厚回甘 | 深红明亮 | 红褐欠嫩 |
七级 | 尚紧实 | 尚匀齐 | 褐欠润 | 尚匀带梗 | 陈香纯正 | 醇和回甘 | 褐红尚浓 | 红褐粗实 |
九级 | 粗松 | 欠匀齐 | 褐稍花 | 欠匀带梗片 | 陈香平和 | 纯正回甘 | 褐红尚浓 | 红褐粗松 |